夜精品无码A片一区二区蜜桃_日本精品免费看_国产黄色免费看_日韩在线观看网址_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_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中文字幕

專業之星|企業法律風險預防與控制——解決股東矛盾與公司僵局的法律路徑解析
時間:2023.03.03   作者:北京中銀(深圳)律師事務所 孫春橋

前言

公司是資本聯合而形成的經濟組織,這是公司的資合性特征體現。同時,公司也具有極強的人合性特征,公司的組建通常離不開股東之間的相互信任與合作。所以,一旦公司股東之間產生矛盾、相互之間喪失信任,就會給公司的生產經營造成嚴重困難,甚至導致陷入公司僵局,從而給公司股東、員工、債權人造成巨大損失。為化解股東矛盾、解決公司僵局,規范公司的組織和行為,保護公司、股東和債權人的合法權益,我們將結合已經辦理的大量股東糾紛案例,從預防與控制企業法律風險角度,探討解決股東矛盾與公司僵局的法律路徑。


一、內部救濟途徑

股東矛盾屬于公司內部矛盾,也就可以通過內部救濟途徑解決,而且應當作為解決股東矛盾的首選方法。因為往往在矛盾萌芽之際或爆發之初,是最容易解決矛盾的時機。根據我們總結股東糾紛的代理經驗,股東之間產生矛盾,很多情況下是因為相互缺乏溝通、溝通不暢,未能讓股東及時、充分行使知情權,導致股東之間產生誤會、形成矛盾。對于這種股東糾紛,可以考慮由公司委托的法律顧問律師及時介入,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來調和股東之間的矛盾,主動加強股東之間的溝通,讓股東及時、充分行使知情權來消除誤會,最終化解股東矛盾。如果通過主動溝通、讓股東充分行使知情權后仍然未能化解矛盾,還可以通過一方或幾方股東退出公司的方式來完成內部救濟程序。退出方式可以為協商公司股權價值,要求公司回購或控股股東收購股權的方式,還可以通過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的方式實現退出公司,解決矛盾。內部救濟途徑不僅是股東應當主動尋求解決矛盾的方法,同時也是部分司法救濟途徑行使的前置條件,是進入司法救濟程序之前必須要做的救濟途徑。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二條規定:公司經營管理發生嚴重困難,繼續存續會使股東利益受到重大損失,通過其他途徑不能解決的,持有公司全部股東表決權百分之十以上的股東,可以請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此款法律規定中的其他途徑就包括公司內部救濟途徑。也就是說,已經窮盡內部救濟途徑是人民法院支持解散公司的前置條件之一。


二、行使股東知情權

根據大量股東糾紛的代理實踐經驗,我們發現大部分股東矛盾的產生往往是因為未能讓股東及時、充分行使知情權。在一方或幾方股東未能及時、充分了解公司經營情況的情形下,就容易導致股東之間相互猜忌,引發股東矛盾。在矛盾愈演愈烈的情形下,就會轉化為股東之間徹底喪失信任,造成公司陷入僵局。所以,對癥下藥解決矛盾的方式就是及時行使股東知情權。在控制公司經營管理一方的股東限制其他股東行使股東知情權的情況下,可以依法起訴要求行使知情權。


2018年修訂后的公司法分別在第三十三條和第九十六、九十七條對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股東的知情權做了規定。第三十三條規定:股東有權查閱、復制公司章程、股東會會議記錄、董事會會議決議、監事會會議決議和財務會計報告。股東可以要求查閱公司會計賬簿。股東要求查閱公司會計賬簿的,應當向公司提出書面請求,說明目的。公司有合理根據認為股東查閱會計賬簿有不正當目的,可能損害公司合法利益的,可以拒絕提供查閱,并應當自股東提出書面請求之日起十五日內書面答復股東并說明理由。公司拒絕提供查閱的,股東可以請求人民法院要求公司提供查閱。第九十六、九十七條規定:股份有限公司應當將公司章程、股東名冊、公司債券存根、股東大會會議記錄、董事會會議記錄、監事會會議記錄、財務會計報告置備于本公司。股東有權查閱公司章程、股東名冊、公司債券存根、股東大會會議記錄、董事會會議決議、監事會會議決議、財務會計報告,對公司的經營提出建議或者質詢。根據以上法律規定以及大量代理知情權訴訟的經驗總結,我們提出在知情權訴訟中需要特別注意以下兩個方面:


1、履行告知義務與是否具有不正當目的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在提出訴訟前,需要依法向公司履行告知義務,并保留相關文書的送達證據。公司法第三十三條對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賬簿查閱權的行使程序和條件有了較為明確的規定。即“股東要求查閱公司會計賬簿的,應當向公司提出書面請求,說明目的。公司有合理根據認為股東查閱會計賬簿有不正當目的,可能損害公司合法利益的,可以拒絕提供查閱,并應當自股東提出書面請求之日起十五日內書面答復股東并說明理由。此款規定的提前告知義務以及股東查閱會計賬簿是否具有不正當目的通常是人民法院歸納的股東知情權糾紛的爭議焦點。


2、知情權范圍現行公司法的股東行使知情權的范圍與修訂前的公司法相比較,將有限責任公司股東知情權的行使范圍擴大到“有權查閱公司章程、股東會會議記錄、董事會會議決議、監事會會議決議和財務會計報告”以及公司的會計賬簿;同時還規定了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有權復制公司章程、股東會會議記錄、董事會會議決議、監事會會議決議和財務會計報告。這樣有利于克服僅允許股東查閱公司相關文件所帶來的諸如不能全面、精確地了解公司經營及財務狀況的弊端,從而為股東知情權的行使提供更充分的法律保障。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行使知情權的范圍則擴大到“有權查閱公司章程、股東名冊、公司債券存根、股東大會會議記錄、董事會會議決議、監事會會議決議、財務會計報告”。所以,修改后的公司法能夠使股東更廣泛地了解公司經營信息,更切實地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更有效地加強對公司事務的監督,更有利于化解股東矛盾。


三、有限責任公司回購股東股權

基于有限公司股東有限責任、公司資本維持、投資風險承擔、債權人利益保護等公司法基本原則,法律一般不支持有限公司股東或其他主體請求公司回購股權。但同時考慮到有限公司封閉性和人合性的特點,公司法也規定了有限公司股東可以請求公司回購自己股份的情形。從而通過讓股東退出公司的方式,盡快解決公司股東之間的矛盾和沖突,以保障公司、各股東及債權人合法利益。我國公司法第七十四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股東會該項決議投反對票的股東可以請求公司按照合理的價格收購其股權:

1、公司連續五年不向股東分配利潤,而公司該五年連續盈利,并且符合本法規定的分配利潤條件的;

2、公司合并、分立、轉讓主要財產的;

3、公司章程規定的營業期限屆滿或者章程規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現,股東會會議通過決議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續的。自股東會會議決議通過之日起六十日內,股東與公司不能達成股權收購協議的,股東可以自股東會會議決議通過之日起九十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公司法第七十四條規定股東請求公司回購股權的情形,是司法實務中較為常見的請求公司回購股權的糾紛類型。主要立法目的應當在于在公司出現大多數股東意志的情形下,為小部分股東實現股份權益進行司法救濟,也維護公司整體正常運營,解決矛盾。根據過往代理案件經驗,我們認為在請求公司回購股權糾紛中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未參加股東會未投反對票的股東,請求公司回購股權能否得到人民法院的支持?公司法第七十四條規定的支持回購情形適用于對股東會該項決議投反對票的股東,是典型的“異議股東股權回購請求權”。但在股東之間已經產生矛盾的情況下,一方股東組織召開股東會,另一方股東可能不愿意參會;或者即使參會,也沒有表達反對意見。那么在公司召開股東會時,未參會的股東、未就公司法第七十四條規定的三種情形行使反對票表決權的股東,在法定時限內起訴請求公司回購股權能否得到人民法院的支持?


我們認為,人民法院在依據公司法第七十四條規定認定請求公司回購股權的情形是否成立時,不應當拘泥于股東是否參加股東會投出反對票的形式規定,而應當進行實質性審查。也就是即使公司召開股東會時,未參會的股東、未就公司法第七十四條規定的三種情形行使反對票表決權的股東,如果有證據證明未參會股東已經以明確的行為作出反對票的意思表示,應當視為符合公司法第七十四條規定法定回購情形,從而支持股東請求公司回購股權的訴訟請求。


我們辦理的請求公司回購股權的(2017)粵0305民初字11800號、(2020)粵03民終22579號案件,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與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一致的生效判決印證了我們的觀點。該案中,深圳某一知名廣告公司,股東A享有32%的股份。因股東之間的矛盾無法調和,股東A在公司章程首次約定的經營期限未屆滿的情形下,已經跟向公司提起知情權與解散公司訴訟。在公司章程約定首次經營期限屆滿的情形下,公司組織召開股東會通過了延續經營期限的決議。股東A因此次股東會在外地召開而沒有參加,也就沒有在股東會上對決議內容投反對票。隨后,股東A在收到股東會決議后六十日內委托律師向公司發出《律師函》,表示反對延續經營,并請求公司回購股權。在沒有得到公司回應后,股東A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了請求公司按照1200萬元回購股權及承擔資金占用利息的訴訟請求。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經過實質性審查,認為有證據證明未參會股東已經以明確的行為作出反對票的意思表示,應當視為符合公司法第七十四條規定法定回購情形。經過司法審計與司法評估,從而作出(2017)粵0305民初字11800號判決,全額支持了A提出的請求公司回購股權的1200萬元訴訟請求及資金占用利息。公司不服一審判決上訴,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2020)粵03民終22579號判決,維持原判。


2、股權回購時,如何合理認定回購的股權價值?

我國目前的法律規定中沒有明確規定如何確定回購的股權價值。為明確回購股權的合理價值,司法實踐中人民法院一般會根據回購請求方的申請,對公司股權價值進行司法審計或司法評估。從而依據司法審計或司法評估的結果,認定公司股權價值,據此進行裁判。常見的評估方法包括:公司市場價值估價法、公司收益價值估價法、成本法等,不同的評估方法必然導致評估價值差異較大的情形出現。所以,確定合理的評估方法對于訴訟主體至關重要。司法評估實踐中,評估方法通常會根據訴訟主體之間的約定或在法院組織下由訴訟主體協商確定。如協商不成的,評估機構會根據具體情況決定適用相對合理的估價方法,根據不同的資產性質與評估資料適用不同的評估方法。同時,不同的評估基準日、不同的評估資料也將產生明顯不同的評估結果。所以,在評估時,如何爭取到對于自己有利的評估基準日,如何說服評估機構采信對自己有利的評估資料也極為重要。


在評估過程中,需要依據評估行業準則與規則,及時向評估機構提交自己應當提交的評估資料,說服評估人員采用對自己有利的評估方法、評估基準日、評估資料。為保障自身合法權益,在確定大額的股權價值時,除了專業的法律人員外,還應當配備專業的財務人員與評估人員,從而在對于評估基準日、評估材料、評估方法、評估結論持有異議時,及時向人民法院表達異議。在確有必要時,還可以依法申請審計人員、評估人員出庭接受質證,以更好地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3、股權回購過程中發現的損害公司利益行為如何處理?

通常在支持請求公司回購股權的案件中,都需要進行公司司法審計或司法評估。而通過專業的司法審計或司法評估,往往容易發現公司股東、董事、高級管理人員、財務人員涉嫌侵占或轉移公司資產的行為。一旦發現,應當通過什么程序與途徑依法維權?如果通過民事起訴,是在請求公司回購股權的案件中一并處理,還是需要另案起訴?


我國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條規定:公司、企業或其他單位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的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的,構成職務侵占罪。我國公司法第二百一十六條規定:違反本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所以,如發現公司股東、董事、高級管理人員、財務人員涉嫌構成職務侵占罪,可以依法向公安機關進行刑事報案或請求人民法院移送公安機關處理,依據先刑后民的訴訟原則,中止請求公司回購股權的案件審理,待刑事案件追回侵占款項后再行恢復審理。如發現公司股東、董事、高級管理人員、財務人員涉嫌侵占或轉移公司財產,損害公司利益的,股東也可以提起代表公司訴訟。因侵占或轉移等損害行為的訴訟主體、法律關系、管轄規定與請求公司回購股權的案件不一致,所以通常不會在請求公司回購股權的案件一并進行處理,往往需要另案進行起訴維權。因提起損害公司利益責任糾紛案件的原告必須具備公司的股東身份,以證明其與案件具有直接的利害關系。所以需要特別注意,如股東因股權回購請求被支持后,也就會喪失了股東身份。如另案提起的股東代表公司訴訟案件還在審理,人民法院將以原告喪失股東資格而裁定駁回起訴。所以,另案提起股東代表公司訴訟的時機與是否主動在請求公司回購股權的案件中向人民法院申請中止審理,對于最大化保護股東權益尤為重要。


四、公司解散之訴

司法解散公司是解決股東矛盾最徹底的救濟手段,同時也是破壞性極強的救濟手段。近年來,各級人民法院審理的公司解散糾紛數量大幅增長,支持公司解散的司法裁判數量也在不斷增長。說明在股東矛盾不可調和時,作為解決股東糾紛的最后一種救濟途徑,司法干預介入公司內部治理裁決公司解散的情形日益增長。


1、公司解散之訴的法律依據《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二條規定:公司經營管理發生嚴重困難,繼續存續會使股東利益受到重大損失,通過其他途徑不能解決的,持有公司全部股東表決權百分之十以上的股東,可以請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2、立法目的與裁判原則

司法強制解散公司是以公權力為主導的司法干預制度,立法目的是通過司法權介入強制公司解散,以保護公司中受壓制的小股東和公司債權人的利益。

由于公司解散涉及各股東、公司債權人的合法權益以及公司存續的社會公共利益,法院應當最大限度地尊重公司通過自治方式解決公司僵局。由于司法解散公司在結果上的終局性、不可逆轉性,法院應堅持全面審查和嚴格審查的標準,以謙抑的態度審慎判決解散公司。審理思路與裁判過程應主要圍繞《公司法》第182條及相應司法解釋規定的四個要件進行判斷。從最高院以及地方法院目前作出的判決比例來看,判決駁回原告請求,維持公司經營的仍占大多數。司法實踐對于公司解散案件的基本原則仍為"注重調解,謹慎干預"。只有能夠充分證明公司經營管理發生嚴重困難,繼續存續會使股東利益受到重大損失,且無法通過其他途徑解決,公司解散后不會對債權人以及職工的基本權益產生負面影響,法院才有可能判決予以解散。


3、原告主體適格要件

公司法對提起公司解散訴訟的原告主體資格要求十分明確,即必須是“單獨或者合計持有公司全部股東表決權百分之十以上的股東”。首先,非公司股東的債權人無權提起公司解散訴訟。其次,隱名股東缺乏具有公示效力的股權證明,股東身份存疑,需先通過公司股東會決議或提起訴訟確認股東資格等方式,成為顯名股東后再提起解散訴訟。最后,提起公司解散訴訟的最低表決權比例為10%。需要注意的是,10%并非持股比例,而是表決權比例。股份有限公司同股同權,但有限責任公司卻可以通過公司章程規定同股不同權。所以,審查該類案件原告主體資格時,除了工商登記外,法院通常會一并審查公司章程對表決權的規定。在廣東省深圳市前海合作區人民法院審理的沈某芬、葉某偉與深圳某五金塑膠有限公司公司解散糾紛案[(2015)深前法涉外民初字第73號]中,兩原告作為被告五金公司的實際出資人(實際出資人身份已被另案確認),主張其與被告五金公司名義股東劉某蘭、潘某超有關公司權益的矛盾已經不可調和,被告五金公司的繼續存續將嚴重侵害作為實際出資人的原告的權益。原告訴請法院判令解散五金公司。法院經審理認為:"根據《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二條規定和最高院《公司法解釋二》第1條規定,原告作為被告五金公司的實際出資人,又稱隱名股東,是沒有登記在公司股東名冊上的股東,故原告不能提起公司解散之訴。原告的起訴不適格,應予以駁回。"原告未上訴,一審判決生效。


由上述案例可知,提起解散訴訟的適格主體只能是顯名股東,即登記在公司章程和股東名冊上的股東,且持有公司全部股東表決權應在百分之十以上,隱名股東不能提起公司解散之訴。就訴訟策略而言,如果作為隱名股東,可先通過公司股東會決議或者提起訴訟要求確認股東資格等方式,成為顯名股東后再提起解散訴訟(參見郭寧華、余長勇、聶海琴:隱名股東不能提起公司解散之訴,載《人民司法(案例)》2016年第5期)。


4、實際控制公司經營管理的大股東提起解散公司之訴的情形

公司法規定單獨或者合計持有公司全部股東表決權百分之十以上的股東可以提起公司解散之訴,如果僅從該款法律規定的形式分析,實際控制公司經營管理的大股東可以提起解散公司之訴。但從立法目的分析,實際控制公司經營管理的大股東提起解散公司之訴不符合通過司法權介入強制公司解散,以保護公司中受壓制的小股東和公司債權人的利益的立法目的。同時,實際控制公司經營管理的大股東提起解散公司之訴的案件中,理所當然的會出現原告控制被告作出同意解散公司的答辯意見,就會造成案件原告與被告相互聯合起來對抗作為案件第三人的小股東,會出現被告喪失獨立訴訟主體的離奇司法現象。目前,我們代理的解散之訴案件中只出現過一單離奇的個案,檢索裁判文書也沒有出現負責公司經營管理的大股東起訴解散公司被人民法院支持的情形。


5、裁決解散公司應當同時審查的三個要件

a、公司經營管理發生嚴重困難公司經營管理發生嚴重困難體現的是公司處于事實上的癱瘓狀態,公司決策管理機制完全失靈,公司股東或董事等無法通過公司內部機制進行有效溝通,嚴重影響公司經營。《公司法司法解釋二》第1條第1款列舉了3種常見情況,即公司持續兩年以上無法召開股東(大)會、公司持續兩年以上不能做出有效的股東(大)會決議,以及公司董事長期沖突導致的董事會僵局。對此應當注意:(1)連續兩年以上,必須滿足時間上的連續性,不可發生中斷;(2)無法召開并不是指客觀上沒有召開,而是應當召開而沒有召開,如根據公司章程應當召開而沒有召開;(3)小股東未參加股東會不影響有效決議做出的,并不必然構成公司僵局。


需要注意,“公司經營管理發生嚴重困難”不等同于公司經營發生嚴重困難,不能片面理解為公司資金缺乏、經營不善或嚴重虧損等。判斷公司經營管理是否發生嚴重困難,應從公司內部組織機構(如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的運行狀態進行綜合分析。有時盡管公司內部股東會、董事會等決策機制已失靈,但由于市場行情好、公司產品優勢等原因,公司始終保持盈利狀態;相反,也會存在公司內部管理不存在障礙,但由于其他原因公司存在嚴重虧損的情形。所以,應當重點審查公司是否存有嚴重的內部管理障礙,如股東會機制失靈、無法就公司經營管理達成有效決策、公司經營管理者矛盾無法調和等,嚴重影響公司經營。


b、繼續存續會使股東利益受到重大損失

股東利益受損的常見體現形式包括:(1)公司持續虧損,股東無法通過分紅等方式獲取經濟利益,股東權益隨著公司資產減少、負債增高而逐漸減損。但應當注意,“繼續”、“會使”均表明股東利益是否受損應從未來考量而非當下。公司當下處于盈利狀態不代表股東不存在預期利益損失,公司當下虧損也并不能據此認定股東預期利益受損;(2)股東無法正常行使股東權利,參與公司經營決策、管理和監督。雖然《公司法司法解釋二》第1條第2款規定股東以知情權、利潤分配請求權等權益受到損害為由,提起解散公司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在案件審理過程中,法院會將股東權益能否正常行使作為認定股東利益是否受損的依據。


關于重大損失的認定問題,由于“重大”程度并不存在統一的量化標準,實踐中通常根據公司當下的經營和管理狀態進行綜合認定。公司處于停業、虧損狀態或被列為經營異常名錄的,法院應審查公司是否持續處于停業狀態且無力恢復經營、虧損是否在持續擴大且扭虧無望、經營異常的原因是否可以短時間消除等;公司處于盈利狀態的,法院應結合股東對公司管理控制權益的受損程度進行綜合認定。


c、通過其他途徑不能解決

前文已經陳述,“通過其他途徑不能解決”屬于公司解散訴訟的前置程序。一方面,法院在審理公司解散案件時,必須審查股東是否已經窮盡了公司內部一切的救濟手段,或已采取了能夠采取的其他方法仍不能解決公司目前存在的矛盾和問題。另一方面,法院在審理該類案件過程中,應當注重調解,只要尚有其他合法途徑能夠解決矛盾,應盡可能協調當事人采取其他途徑解決。比如,股東可以通過轉讓股權和請求公司回購以退出公司、通過行使股東知情權、人事任免等方式維護股東權益,化解公司僵局。所以,只有當解散公司是解決股東之間矛盾和公司運行障礙以及維護股東權益的唯一辦法和途徑時,解散公司才有可能得到法院支持。


如何認定“通過其他途徑不能解決”?2018年第7期《最高人民法院公報》刊登的一則案例“吉林薈冠投資有限公司及第三人東證融成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與長春東北亞物流有限公司、第三人董占琴公司解散糾紛案”在裁判摘要中明確提出,“公司解散的目的是維護小股東的合法權益,其實質在于公司存續對于小股東已經失去了意義,表現為小股東無法參與公司決策、管理、分享利潤,甚至不能自由轉讓股份和退出公司。在窮盡各種救濟手段的情況下,解散公司是唯一的選擇。公司理應按照公司法良性運轉,解散公司也是規范公司治理結構的有力舉措。”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在陳緒豹與荊門市凱凌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第三人董西林公司解散糾紛一案中作出的(2019)最高法民申2463號民事裁定,認為“本案中,凱凌公司目前尚在正常經營,陳緒豹原審中提供的證據不足以證明凱凌公司的經營管理發生嚴重困難,繼續存續會使股東利益受到重大損失。且解散公司既涉及到公司股東利益,也涉及到公司債權人、公司員工等相關方利益,解散公司對公司而言,是最嚴厲的結果,在陳緒豹并非不能通過其他途徑對其權利進行救濟時,原審未支持陳緒豹要求解散公司的訴訟請求并不缺乏法律依據。”


6、關于中止審理的程序問題

基于股東糾紛,往往小股東在提起公司解散之訴前已經提起股東知情權糾紛、損害公司利益責任糾紛、股權轉讓糾紛等訴訟案件。如在股東提起的股東知情權糾紛、損害公司利益責任糾紛、股權轉讓糾紛等訴訟案件未審理完結前,股東向人民法院提起解散公司之訴,訴訟當事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訴訟:(五)本案必須以另一案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另一案尚未審結的。”向人民法院申請中止審理的,是應當中止解散公司之訴還是中止股東知情權糾紛、損害公司利益責任糾紛、股權轉讓糾紛等案件?我們認為,“通過其他途徑不能解決”屬于公司解散訴訟的前置程序,公司解散訴訟應當以股東知情權糾紛、損害公司利益責任糾紛、股權轉讓糾紛等案件的審理結果為依據,應當中止公司解散訴訟的審理。


結語:

以上分析與探討告訴我們,在不同的時機,解決股東矛盾與公司僵局的方法就會不同,對應產生的解決成本也會存在巨大差異。我們應當及時分析產生股東矛盾的原因,對癥下藥,及時、理性地快速解決股東矛盾,讓公司回到健康良性的發展軌道中,以實現公司價值與股東權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在线成人影院 | 久久精品伊人无码二区 | 黄色91|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喷水 | 亚洲精品国产无套在线观 |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 | 无码伊人久久大杳蕉中文无码 | 国产又爽又大又黄a片 | 久草论坛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色婷婷色 | 欧美一级免费看 | 99精品国产一区 | 欧美色精品vr | 插曲视频免费高清观看 | 日本免费三片免费观看东热 |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免费高清 |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欧美精品国产一区 | 西西人体www大胆高清 |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 浪货跪下给我好好含着羞辱调教 | 永久免费精品 | 波多野结衣成人在线 | 成人免费观看视频 | 国产专业剧情av在线 | 日韩精品资源二区在线 | 特片网av| 伊人色综| 国产大片一区二区 |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另类动态图 | 在线观看免费av网站 | 国产老师开裆丝袜喷水视频 | 国产理论剧情大片在线播放 |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品爱网 | 日本一道综合一本88在线 | 性xx无遮挡 | 色偷偷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疯狂做受XXXX高潮视频免费 | 国产精品wwwwww | 欧美大片久久国产欧美日韩精品 | 69性欧美高清影院 |